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,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。春分是春天的第四個節氣,春分晝夜平分,陰陽平分。到了春分說明真正的春天到來了,寒氣收了,暑氣開始漸長。那么,春天要怎么養生呢?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。

春天要怎么養生?
1、要怎么睡?
人們常說春困、秋乏、夏打盹、睡不醒的冬三月。春天人會比較困乏,頭昏昏沉沉的,這是為什么呢?春天對應的臟腑是肝,肝屬木,臟腑有生克制化的關系,木太旺了就會克脾土,脾不健運,就會讓人乏力。西醫認為,冬天的時候血管處于收縮的狀態,春天天氣溫暖了,血管會舒張,供應到腦部的血液就少了,就會有昏昏沉沉、沒有力氣的感覺。春天預防困乏,一方面養好肝,顧護好脾胃,另外要動起來,快速適應春天的到來,不要一困就去睡覺,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。在中醫養生里面,睡眠有特別大的學問?!饵S帝內經》里面講過,比如春三月、夏三月、秋三月、冬三月應該怎么起居,最簡單的其實就是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太陽出來得早,就要早起一點,人體的陽氣隨著自然界的陽氣就起來了,人就會很精神。天黑了就要休息,不一定要睡覺,但是要休息。春分晝夜平分,之后白天時間會慢慢變長,就要早起了,晚上可以適當晚睡一會兒,以太陽下山了為晚,十點、十點半睡覺就可以了,不要熬到十二點再睡覺。
2、要怎么動?
到了春天食欲會比較好,這個時候吃得多,如果不運動,到四月的時候就胖起來了,在三四月應該動起來,怎么動很重要。首先不要做節奏太快的運動,做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,比如慢走、瑜伽、八段錦、太極拳,都是可以的。慢運動會讓筋骨和氣血活躍起來,氣血暢通之后,吃進去的東西就能很好地代謝掉,體內的垃圾也能很好地排出去,讓陰陽更協調。運動的時間也有講究,春天講究奉生,其實就是在早上運動比較好,但是由于現在生活節奏比較快,大家要忙于生活和工作,可能只有晚上才會有一點時間,注意晚上不要太晚運動,不然會影響睡眠。
3、要怎么穿?
人們常說春捂秋凍,為什么要春捂?因為春天是由冬天過渡到夏天的階段,氣溫不是很穩定,忽高忽低,尤其是立春了,時不時還會有寒流來,溫度一下子會降好幾度,也稱倒春寒。這個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,因為人體還不能適應這樣的劇烈變化,在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的時候,不要那么早地把衣服脫掉,不然容易生病,這個時候要適當地捂一捂,等溫度上來之后再把衣服脫掉。捂其實是有技巧的,穿多少衣服合適,以自己的體感為主,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。感覺不冷,手是溫的就行,不要捂到出汗的程度。另外捂的部位也很重要。要捂的部位一個是腳,一定要把腳捂好。另外就是腰,很多關鍵的穴位都在腰部,要捂好腰。哪里最好不捂?就是我們的頭,因為頭上面要收集陽氣,感受自然界的陽氣,也是體內陽氣揮發的重要位置。所以把下肢、腰這些位置捂好就行,頭盡量就不要捂了。
4、要怎么吃?
春天飲食要多甜少酸。中醫五味是指甜、酸、苦、辣、咸,五味對應五臟,甜主要是對應脾胃,酸主要是對應肝。春天的時候木氣在長,肝屬木,肝氣在長,這個時候如果再吃一些助肝升發的食物,可能就很不舒服了,肝氣就會太旺了,就會克脾土,會抑制脾的功能。這個時候養生應該少吃一點酸味的食物,不要讓肝氣長得那么旺,多吃一點甜的來養脾胃。中醫來講,酸并不一定說這個東西是酸味的,酸味食物有收斂固澀的作用,酸味食物比如杏、楊梅、白芍、枸杞等。甜也是一樣的,并不是指有甜味的東西,是指具有甘、緩的性狀。多吃甜味的東西,不是讓你去喝飲料,不是讓你去吃甜的食物,此甜非彼甜。實際上五谷是最好的,五谷主體上都是性甘、平、淡的,有長養脾胃的功效,另外根莖類的,像土豆、山藥也是可以的。
溫馨提示:春天養生,在吃、穿、睡、動方面要多多注意,其實在閑暇時候按摩一下穴位也是有助于健康的,春天梳頭也是一個特別好的養生方法,也相當于穴位按摩,不需要任何工具,手叉開用一定的力度梳理頭發即可,梳頭可以刺激頭皮,讓肝氣順,另外,頭在人體最高的位置,也有非常多的穴位,是很多經脈的起點或者終點,還有諸陽之會的百會穴,梳頭刺激頭部皮膚,其實對于人體陽氣的激發,對提高抵抗力是非常有好處的,春天是養生的好時機,掌握好以上養生小常識,讓身體少生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