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與各位姐妹朝夕相處的乳頭乳房,可能不少人想到的不外乎是哺乳或是不可描述,但是,胸部相關的一系列健康問題,你可能還一知半解。胸部如果出現了下面這些情況,千萬要小心,有可能是疾病征兆。

胸部出現哪些情況可能是疾病的征兆?
1、長出新的乳頭乳房
乳頭乳房還能重新長出幾只來?這并不是什么恐怖故事,這些多余的乳頭乳房,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副乳。胎兒時期,自腋窩到腹股溝線上有6~8對乳腺的始基;正常情況下在出生前,除了胸前一對之外,其余的均會退化,但如果沒有退化,就會形成副乳。副乳有一定的遺傳性(顯性遺傳),男女均可發病,更多見于女性,尤其是20~40歲之間的女性。最常見的部位是雙側腋窩,還可發生于胸、腹部、肩胛、四肢等部位。副乳分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,完全型是指副乳區可見乳頭、乳暈及腺體。而不完全型是指只能見到副乳區的乳頭、乳暈及腺體這三者其中之一,或者最多兩種,如果副乳上只長了乳頭又被稱為多乳頭癥。副乳多在青春期或懷孕哺乳期時增大發育,伴有脹痛感,一般副乳沒有造成嚴重影響,或未引發其他并發癥,都可不必手術治療,定期復查即可。
注:如果副乳較大從而影響美觀,短期內副乳明顯增大,副乳有明顯脹痛不適感,并發其他疾病,存在乳腺癌家庭史等,則建議手術以免影響正常生活,甚至誘發其他嚴重疾病,而許多人以為自己有副乳,但其實只是胖了脂肪多造成的腋下贅肉,并不是真正的副乳,通過運動和控制飲食就可以改善。
2、乳頭瘙癢難耐
乳頭乳暈總是癢癢癢,很想摳摳摳,公共場合簡直抓狂尬死,好好的咪咪咋就癢起來了?
①皮膚干燥:天氣干冷、過度清潔會使得皮膚干燥,容易引起瘙癢、脫皮甚至是皸裂。
②乳房濕疹:發生于乳頭、乳暈及其周圍,皮損呈棕紅色,糜爛明顯,同時有鱗屑和薄痂。多見于哺乳婦女(年輕少女也可能出現)、雙側乳房,停止哺乳后多易治愈。
③接觸性皮炎:比如穿著化纖材質內衣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炎,內衣太緊摩擦壓迫造成刺激性接觸性皮炎。
注:如果持續瘙癢不愈或是單側發生,伴有乳頭乳暈區糜爛滲出結痂皸裂,甚至是乳頭部分或全部爛掉,要警惕可能是濕疹樣乳腺癌,因為其癥狀與濕疹相似,所以極易與濕疹混淆,日常在洗澡后涂抹保濕產品,及時治療濕疹等疾病,穿舒適柔軟尺寸合適的棉質內衣等,可以很好的改善乳頭瘙癢癥狀。
3、乳頭向內凹陷
一般我們看到的乳頭都是向外凸出于表面的,那乳頭向內凹陷是怎么一回事?乳頭內陷是一種較常見的女性乳房畸形,在我國女性發生率為2%,在國外發生率約為10%。表現為乳頭的部分或者全部凹陷于乳暈平面,受刺激后不易突出或不易擠出,形似“火山口”,乳房雙側或單側均可發生。乳頭內陷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,多為先天性。
①先天性主要是乳頭胚胎發育期中胚層增殖障礙所致,和遺傳也有一定關系。
②后天性則較為少見,由乳腺內病理組織牽拉、過緊的束胸或胸罩壓迫等引起,一般見于炎癥、腫瘤疾病及青少年乳房發育期。
注:乳頭內陷不僅會導致乳汁排出障礙,還可導致乳頭發癢、乳頭疼痛甚至是乳腺炎等疾病,同時影響乳腺的美觀,進而影響女性身心健康,日常應盡量避免束胸、俯臥睡眠,先天性乳頭內陷應盡早矯正治療,輕度乳頭內陷可考慮保守治療,中重度盡早手術治療及時糾正,同時治療其引起的相關癥狀和疾病,此外,某些地區有著“通過對新生兒擠乳頭來預防乳頭內陷”的傳統,然而這并無科學依據,相反如果操作不當,還可導致乳腺炎甚至引發敗血癥等嚴重后果。
4、乳暈周圍凸起的小疙瘩
許多小仙女洗澡時都會發現,自己乳暈周圍出現了一些凸起的“疙瘩顆粒”,這些其實是蒙氏結節(別慌,大家都有)。蒙氏結節是皮脂腺增生的一種,屬于正常生理現象,不痛也不癢。蒙氏腺還會分泌油脂,潤滑保護乳頭和乳暈。蒙氏結節和雌激素有關,懷孕后會更加明顯(沒懷孕也可能會有)。因為不影響健康,所以一般不需要治療,但也別沒事用手擠,如果你不想留下色沉的話。
5、胸口長痘痘
前胸是皮脂腺分布豐富的部位,痘痘也容易發生在此處。一般有粉刺和(或)炎性皮疹,可不伴瘙癢,按照臉上祛痘的方法來處理即可。胸口長的痘痘除了是痤瘡,還可能是毛囊炎,包括細菌性毛囊炎和真菌性毛囊炎。
6、胸前長毛毛
乳暈周圍也有毛囊,所以女孩子也會長胸毛和乳毛噠,一般是非常細軟且色淡的茸毛,也有部分女生會長少數幾根黑毛。但如果毛發較多,而且總體較為粗硬,就要引起警惕,最好去醫院檢查下。
溫馨提示:胸部所占面積不大,問題卻不少,日常做好胸部護理很重要,平時留意胸部有無異常,選擇尺碼合適、面料柔軟、承托力好的內衣,不要胡亂揉捏,定期體檢,胸部有什么問題及時看醫生,不必羞澀,可以掛乳腺???、普外科、皮膚科(針對濕疹和毛囊炎、痘痘等皮膚?。┑瓤剖?。